固本强基 靶向赋能 助推全市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面对社会结构深刻转型与服务需求日益多元的新形势,武威市委编办立足职能定位,聚焦社会工作部门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主动担当、靠前服务,通过靶向赋能、精准施策,为全市社会工作事业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坚实的体制机制与编制资源保障。
厘清职责边界,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聚焦源头治理,牵头组织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网信办、发改委、民政局、市场监管局等17家市直部门,全面梳理涉及社会工作的职责事项。强化制度保障,提出厘清市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职能和运行机制的意见,清晰界定各相关部门在新兴领域党建、基层治理、行业协会商会管理及志愿服务等领域的具体职责,确保权责清晰、运行顺畅。
构建协同机制,织密联动运行“一张网”。一方面,搭建协作平台。推动建立由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组成的武威市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清晰界定成员单位职责,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共同研究解决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事项与难点问题,着力构建分工明确、衔接顺畅的“大社工”工作格局。另一方面,明确协作规则。进一步明确市委社会工作部统一领导市信访局。在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下,各成员单位按照《信访工作条例》和任务分工履行相应职责。
夯实属地责任,筑牢基层治理“主阵地”。强化基层赋权,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结合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梳理工作,指导县(区)明确赋予乡镇(街道)在社会工作服务落地与组织协调方面的主体责任。健全组织保障,找准抓手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推动乡镇(街道)层面在清单中明确承担相应社会工作职能的内设机构,有效确保基层社会工作“有平台承载、有专人负责”。
下一步,武威市委编办将紧扣全市社会工作事业发展需求,以更清晰的职责边界、更高效的协同机制、更有力的资源保障,为全市社会工作事业开好局、起稳步注入坚实动能,全力助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